小时候,家的对面是一片空地,空闲的时候我就喜欢趴在窗台上,静静的看着风儿吹弯了野草,听着鸟儿叽叽喳喳的乱叫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对自己未来房子的样子,那时候我就在想着我的那栋房子是什么样子的,红红的砖墙,亮亮的窗户,屋门口郁郁的黄花,院子里壮壮的大树。
长大后走了很多路,有的笔直、有的曲折,毕业了、结婚了、工作了、也有了自己的小房子,虽然不大,但经过精细的装修后也很温馨。窗户的外面依然有片空地,空闲了依然喜欢静静的趴在窗台上看着这片空地,心里慢慢盖自己心里的那个漂亮的房子。
轰隆隆轰隆隆,这片空地被某房地产公司开发了,要开始建大楼了。那段时间,关上窗子依然很吵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直没再看过对面的这片空地。有一天,声音好像变小了,原来是地基打好了,但工地上的工人依然在忙碌着。此时又勾起了我心里的房子梦,我要看一看这房子到底是怎么盖好的,接下来的时间,我只要有空就会趴在窗户上看上一会。
地基,一层,二层,三层……对比自己心里盖房子的步骤,盖房子还真没那么简单。地基要打好,这是一栋建筑的基础;一层一层要循序渐进,这是这栋建筑的建筑顺序;直到封顶,代表这栋建筑的完成。最后,我们还需要对建筑里的线和管道安装梳理,这也是这座房子的价值所在,这些细节的维护完善也是人们可以好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每个人都在建造一栋自己的房子,每个企业也在建造一栋自己的房子,地基就是我们的主旨,主体就是我们的规范,最后的装饰装修就是我们不断对细微处的改良。过程从大刀阔斧的痛苦,循序渐进的适应,到归于平静的习惯。
我们的人生大概也是应该这样经营,要变得更强、变得更好,也需要这样的历程。曾多少次想放弃自己的坚持,但为了更好的明天就更应该认清现在痛苦的目的所在。
上学时课本上讲老子说要“无为”,那时候总在想怎么他这么消极,什么都不要做吗?现在有了自己更进一步的理解,无为的前提应该是已经有为,有为是前因,无为成后果。基础打好后,无为才顺势,无为是精神与行为更高层次的融合,当规范、制度、精神变成了理所当然,那我们已经站在了正确路上。
现在的窗外已经是个漂亮的小区了,红红的外墙,亮亮的窗户,道边郁郁的黄花,院里壮壮的大树……
集团 冯娜娜